【碣石网评】让讹人者付出代价

2021-11-01 10:46

声明:本公众号对原创稿件享有版权,转载需注明出处

近日“抖音”上多次播放一条新闻:上海一女大学生扶起自己跌倒的老人,打了120并陪同去医院,拿出自己的生活费垫付了一千多元的医药费。老人子女到医院后,老人一口咬定大学生撞倒她的,于是老人子女恶语相加,不但拒还垫付的一千多元医药费,还要大学生赔偿五千元。大学生寒心了,立即报警,警察调取监控,才还了女大学生清白。女大学生要求老人及子女赔偿其精神损失费五万元,不然要求警察以敲诈勒索罪将其刑事拘留。任何人劝说女大学生就是半步不让,态度坚定。
新闻中的人物情节人们耳熟能详,打个比方是同样的“剧本”,不过这个“剧本”与往常的不同。以往的“剧本”都是还救助者清白后就结束了,好人没有被冤枉,给社会一个正义,而且正义也没有迟到,人们都接受这样的结果。但这个“剧本”到此并没有结束,继续延伸内容,女大学生清白了并不满足,而是“不依不饶”,对方必须赔偿精神损失费五万元,否则依法追责,任何人劝说都无效,态度坚决,追究到底。
这个“剧本”的最后结局是,上海一家基层法院对此案做出判决,老人因身体原因不追究刑事责任,但老人及子女赔偿女大学生精神损失费5.6万元,女大学生把5.6万元赔偿款全部捐献给慈善机构。
这个“剧本”与往常的不同点也是焦点,即这位女大学生要求对方赔偿精神损失,而且态度坚决,绝不让步,这样做该不该?网上的主流声音都支持这位女大学生的做法,认为她的做法很有必要,对于像这位老人的讹人行为,就应该用这种办法治一治,让这些讹人者既丢面子又失票子,偷鸡不成蚀把米,要不然讹人现象还会出现。
网上的主流声音之所以支持女大学生的做法,是因为这种讹人行为对社会风气的伤害太大,影响恶劣,后果严重。被人救了不但不感恩,反而反咬一口,这种行为摧毁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咱们中国人都崇尚和践行一个老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最痛恨恩将仇报,为此,古人编出寓言“农夫和蛇”,把这种恩将仇报的行为具体化,以此教育人们要知恩图报,不要忘恩负义。
隔三差五就出现的讹人行为,造成的恶果日益显现,发生一起讹人事件,就“消灭”无数想扶的好人,导致敢扶的人越来越少,这并非是人们冷漠,而是怕“粘包”。要是有监控还好,能证明清白,要是没有监控就有嘴说不清。人们能接受好心没有回报,但不能接受好心不得好报。讹人行为就像一盆冷水,把人们的助人热心浇得透心凉,又像一把无形的软刀子,刺痛人们的善心,使好人不敢做好事,显得社会冷漠、道德滑坡。其实不是这样,人们不缺爱心、善心,大部分人都愿意助人为乐,只是被人讹怕了,不敢把善心变为善举。
讹人行为之所以时有发生,一方面有些老年人道德品质有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讹人之后经济上毫发无损。讹人不成没有什么损失,一旦讹人成功还能发点小财,这样的结果就促使那些道德品质低下的老年人被人扶起后恩将仇报。
由此可见,这位女大学生的做法就很有必要,让讹人者受到惩罚、付出代价,使其长记心受教育。这位女大学生要求对方赔偿,以维护自身权益,这件事已远远超出她自己的权益,具有公益性质,能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对其他人都具有警示作用,再讹人就没有好果子吃,赔了夫人又折兵,起到“杀一儆百”“杀鸡给猴看”的作用。
文字:张汝明
编辑:樊小冬
终审:任向军 刘艳丽觉得好看,请点这里↓↓↓:,。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碣石网评】让讹人者付出代价》
阅读原文

分享到:
© 2016-2018 新泰资讯 http://www.xtmjg.com/ 备案/许可证号:辽ICP备2021007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