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谱,历史人物,小说]《红旗谱》:是小说,也是历史

2021-04-20 04:52

梁斌的小说《红旗谱》自1958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以来,迄今先后印刷二十多次,累计发行500多万册,并改编成同名话剧(1959年,河北省话剧院)、京剧(1960年,承德市京剧团)、评剧(中国评剧院)、河北梆子、电影(196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天津电影制片厂)和2004年的电视连续剧,并有俄文、越文、英文、日文、朝鲜文等版在国外出版,这种情况在当代文学作品中是很少见的。

任何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其事件和人物一般都有一定的史实根据,但展现在作品中的事件和人物,又绝不是实际生活的照搬,而是“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红旗谱》作为一部史诗性的巨著,自然离不开这个创作原则。小说主要写了两个事件,一是1931年1月蠡县人民反“割头税”斗争,二是1932年7月的保定“二师学潮”。这些事都是作者经历过的。

反“割头税”是1931年1月春节前夕发生在蠡县的一场民众抗税斗争。时年16岁的梁斌参加了这次斗争,受到了涉世后的第一次锻炼。

1928年暑假,梁斌从蠡县高小毕业,回到家乡梁庄。7月间,北伐军打到蠡县,因战事他未能去保定考学。后保定中学来蠡县招生,梁斌同时被育德中学和同仁中学(保定一中前身)录取。然正值其母病重,需人照顾,故未能入学。1930年暑期,梁斌以优异成绩考入保定二师,年末寒假回家,有机会参加了反“割头税”的斗争。

蠡县农民素有过年杀猪的习惯,猪肉一部分自食,一部分卖掉。可是,从1928年开始,国民党县政府巧立名目,杀猪要收税,每头猪要缴1.70元的税款,外加猪鬃猪毛大肠头。这些税收加起来,价值二三小斗粮食。全县的“割头税”,县衙、豪绅勾结密谋,悉由地主恶霸包揽起来,横征暴敛,农民群众对此忍无可忍。1931年1月15日,正值春节前夕,中共博蠡中心县委书记王志远带领二百余名农民上街游行示威,在全县开展了反“割头税”斗争。愤怒的群众砸了征税所,并到国民党县政府请愿。迫于群众的压力,县长怕事情闹大不好收拾,无奈之下被迫宣布免去当年的“割头税”,斗争取得胜利。梁斌后在《我的自述》中说:“这次宏大的群众运动,是我第一次见到世面。”为此他将此事作为一个重大事件写入了《红旗谱》。

《红旗谱》艺术地再现了反“割头税”斗争的始末,基本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如反“割头税”斗争前夕,春兰的父亲老驴头就说:“街上又出了一宗割头税,杀一头猪要一块七毛钱,还要猪鬃、猪毛、猪尾巴、大肠头……一头猪的税,值二三小斗粮食。我要是有这二三小斗粮食,再掺上点糠糠菜菜,一家子能过一冬天,眼看着平白无故被他们拿去。不,这等于是他们砸明火,路劫!他们要抢我二三小斗粮食!”作者就是这样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宏大激烈的斗争场面,详细写了冯贵堂与国民党县长王楷第(生活中1931年1月县长名叫陈锡畴,1932年县长名叫王汝楷)密谋“割头税”的情况,以贾湘农、朱老忠为首的农民反“割头税”斗争的风貌,展现了群众砸蠡县税务局的场景,最后众人冲到县衙,县长王楷第看到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势不可当,只好说:“可以暂时不缴割头税。”小说中的这些情节,与史实完全一致。

“二师学潮”即保定第二师范学校学生的护校斗争。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置民族危亡于不顾,继续执行“攘外必先安内”、“全力剿共”的政策。保定二师学生在中共保属特委领导下,积极进行抗日宣传、抵制日货和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的活动。1932年春,全校有党、团员和反帝大同盟、左联等组织成员200人左右,占全校学生的一半以上,成为保定地区革命运动领导的中心。

保定当局几次派特务到校搜查,摘黑名单,并跟踪、盯梢,密捕进步学生。潜伏在学校里的国民党员、反动分子组织所谓“读书会”,到天津河北省教育厅密告进步学生,诬陷“二师共产党要暴动”。于是,省厅查封了二师,令其在4月里放假,6月登报开除了50多名学生,勒令30多名学生休学,并撤换该校比较开明的校长张云鹤,让反动分子肖汉三任校长。

中共保属特委根据省委指示,决定开展护校斗争,几天之内,放假回家的学生中有50余名应召返回了学校。6月22日,反动军警包围了二师。在围困、饥饿政策失败后,7月6日全副武装的军警用机枪、步枪和刺刀向爱国学生开始了血腥大屠杀。护校学生当场牺牲八名,重伤四名,被捕50多名,关押在保定第四监狱,造成了“二师惨案”。反动当局于9月7日晨,在保定西关将被捕学生曹金月等四人惨杀,17人判处徒刑。二师武装护校斗争虽然失败了,但参加这次斗争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革命群众的英勇斗争精神是可歌可泣的,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牺牲精神,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

梁斌1930年9月考入保定二师的当年,即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1932年3月,他因病回家治疗。4月,国民党教育厅宣布解散二师,并登报公布了“共产主义思想犯”和“嫌疑犯”名单,名单中就有梁斌。梁斌按党的指示返校后,听到返校的同学被国民党军警包围的消息,积极串联四乡同学,向群众宣传二师学生的正义斗争,募捐援助被包围的同学。事后他说:“我参加了二师的护校运动,斗争对我影响极深,战友们在‘七六惨案’中被捕的有五十几人,被惨杀的有十多个人,这是我一生难忘的。”

在“二师学潮”中被捕的臧伯平,进入保定二师后担任团支部书记,兼任保定市西关区团委书记,“二师学潮”时还担任护校委员会委员、宣传部副部长及纠察队队长。被捕后,他和其他学生党员建立了狱中党支部,领导狱中斗争。1935年5月12日他和其他六位二师学生刑满释放。抗战时期,曾先后担任唐县县委书记、灵寿县县长、晋察冀第五专员公署专员。1947年石家庄解放后,任市长。他曾出版以“二师学潮”为题材的回忆录《七月风暴》和《足迹》、长篇小说《破晓风云》、诗集《步尘小集》等。1964年他担任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时,有一次给中文系的师生作报告,有同学递条子让他讲讲《破晓风云》创作经验,他慨叹一声:“不说那些了,还是讲当前的政治学习吧!……”南开大学中文系四年级的一个学生,听了臧书记的报告,感到他对“二师学潮”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对那场血与火的斗争刻骨铭心,不堪回首。这从他的表情上看得清清楚楚。

在小说《红旗谱》中,梁斌以大量篇幅,逼真而细腻地写了学潮全过程,很多情节几乎是“实录”,一些学生甚至用了真名,如惨遭杀害的护校委员会宣传部长刘光宗、组织部长曹金月、检查部长杨鹤生等烈士,小说中悉用真名;烈士贾良图在小说中仅改一字,写成“贾应图”;烈士王慕恒和焦振生,小说中分别取姓氏小王、小焦……

分享到:
© 2016-2018 新泰资讯 http://www.xtmj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