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评论|《乡村里的中国》:乡土反思与中国寓言丨%x

2023-03-04 23:55

原创 伍雪怡 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收录于话题#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45 个 #焦波 1 个 #电影评论 40 个 #乡村 1 个

乡土反思与中国寓言

——评焦波的《乡村里的中国》

作者丨伍雪怡

指导老师丨张慧瑜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中国》开篇,费孝通先生即作出这一论断。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奠定了传统中国社会的乡土底色,乡村是中国的根脉所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进程之中,乡村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环境、物质财富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中国的城市化脱胎于乡村。然而,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乡村却开始被城镇抛在身后,成为落后、衰颓的文化空间和意义指向。眼看着作为精神家园的乡村逐渐衰落成为中国人普遍意义上乡愁的来源。

学者赵月枝曾指出,中国的大众传播存在一种认为农民农村是落后、衰败、失序的“城市中心主义”思路,“现在的传播,尤其是基于大众媒体的传播,是城市中心主义的”。事实上,不论是乡土荒芜还是乡村振兴,许多远离乡村的城里人对于乡村故土的认知,往往来自于某种居高临下的悲剧性的自发想象,对于当下中国乡村的真实状况缺乏应有的认知。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在大众传播和文化生活中扮演的正是这样一个补足缺位认知、慰藉失落乡愁的角色。

《乡村里的中国》是焦波导演继《俺爹俺娘》和汶川地震系列纪录作品后的又一部重要作品,获得了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纪录片大奖等诸多奖项。该片2013年由中央新影集团出品,并成功在院线上映,本文即以院线98分钟版本为蓝本进行评述。《乡村里的中国》以24节气为时间线索,讲述了沂源县中庄镇杓峪村一年里的乡村生活,呈现了焦波导演眼中乡土中国的生存百态。本文试图从该片的背景与初衷、主题及内容呈现、叙事结构、拍摄风格和视听语言出发对《乡村里的中国》作几个侧面的剖析。

一、 背景与初衷:与农村的平等对话

“纪录片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之一是,摄影机、同时也是‘赤膊上阵’的拍摄者与被摄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在《乡村里的中国》这部片子中,拍摄者是一个从农村走出去的人,而被摄对象是仍在农村生活、问黄土要饭吃的农民,他们的情感链接在“并不热爱土地”这种真心话面前相互融通。焦波说,他并没有学过电影和纪录片,他拍摄这部作品的底气来自于对乡土题材作品的喜爱和骨子里流淌着的农民的血液。“我就是当年从那片土地上出来的,也可以说是逃离出来的。”他已经离开乡村三四十年有余,但农民的儿子始终带着泥土的底色,他在离开乡村之后也不断回望和反思自己曾经生活的这片土地。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影片并非焦波完全出于个人兴趣而拍摄的纪录片,而是广电总局电影局下达给焦波的命题任务。“找一个不大不小、不穷不富的村庄,在那里驻扎上一年,以24节气为结构,拍摄一部真正属于中国农民的纪录电影,名字叫《乡村里的中国》。” 因为临近立春,时间紧张来不及大范围选址,焦波最终将拍摄地点定在了他家乡沂蒙山沂源县的杓峪村。以导演为核心,他组建了一个6人的摄制组,除他以外全是平均年龄20岁的年轻人。从主创团队的身份来看,这部片子可以看作是农民和农民的儿子的对话。焦波是从沂蒙的乡村走出又仍带着乡土眷恋的人,年轻一辈生活的城市是中国社会对农村殖民的成果。他们驻扎进村子里,成为新的第168户,与农民们共同生活,采用参与式观察的方式获得了最真实和自然的生活记录和话语表达。在这个意义上,这是一场突破传播惯性的相对平等的对话,其中丰富立体的农民形象、城乡差异的客观呈现等即是这种平等的体现。

二、主题与内容呈现:客观真实的中国乡村

纪录片是高度个人化的,倾注了情感和记忆的作品,也是高度社会化的媒介,其目的往往在于曝光和揭露某种社会现实。广电总局的命题作文先决性地规定了这部纪录片的主题:呈现真实的、可以代表中国乡村现实的乡土社会。

焦波选择将这个主题具象化到他家乡的一个村落,这个乡村的故事为什么可以命名为《乡村里的中国》?它如何成为一粒折射中国乡村社会的水珠?沂蒙山区腹地这个不大不小、不穷不富的杓峪村是中国众多乡村中的一个,当地发展了家户自主的苹果种植经济,又逐渐引进现代化的旅游业,但仍旧保留着立春时涂红羊角、缝春鸡、咬春的传统习俗,在经济水平、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等方面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代表着城镇化道路上很多跑在前头的村子的昨天,也喻示着一些更封闭、更传统的村庄的未来。 更为直接的原因如上文所述,在于时间之紧迫与节气之显著。

摄制组从2012年2月4日到2013年2月10日在杓峪村蹲点进行参与式拍摄,历时373天,记录下了杓峪村村民一年的生活。从这一年的跟拍的众多素材中,截取了其中的精华部分编辑成片。该片的叙事结构织得较稳,以24节气的更迭推进故事的发生和讲述。在24节气这一时间线索之外,选取了三个主要人物及其故事作为内在线索。24节气的轮转是中国农民赖以生存的生活节奏,在节气的更迭中呈现出农业生产、生活的状态。此外,“才人”杜深忠的文化追求和家庭矛盾、村主任张自恩的基层工作和政治矛盾、进城大学生杜滨才的归属困境和情感依托,在24节气轮转的次序中交错出现,并且在春节临近时有了各自的阶段性结局。三个主线人物的故事呈现的是农民生活,分别探讨了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基层领导干部和村民百姓的关系、现代城市生活与乡村归属地的关系,在故事展开发展的过程中,描绘出中国乡村社会立体而复杂的三农图景。

在这部纪录作品中,观众可以看到农村内部的阶层分化和城乡分化所带来的种种矛盾冲突:喜欢练字读书弹琵琶的文化才人杜深忠与关心柴米油盐吃穿用度的妻子张兆珍家长里短的争吵、村主任张自恩基层工作的受挫和与举报他贪污受贿的村民之间的冲突、去城里打工“拿人肉换猪肉吃”却不幸身亡的张自军与城里老板的矛盾、外出上大学的杜滨才和患有精神疾病的父亲的隔膜等等。这部影片既没有对乡村生活加以美化,也没有一味放大和唱衰乡村的凋敝,而是较为客观地呈现了中国乡村的生活图景,刻画了现代化进程中乡土社会里人们的思想和生活状态,这些真实而充满张力的生活记录给观众提供了感知21世纪乡土中国的接口。《乡村里的中国》任务提出之际的期望是,拍出“老百姓怎么吃、怎么住、怎么生活,他们的困难是什么,他们的疑虑是什么,他们的追求是什么”,在这一意义上,它完成了对中国乡村的客观而真实的摹写。欣喜于该片对当地的真实呈现的同时,我们也当认识到中国乡村社会的复杂性与各地民情民风的差异性,并更加深刻地明白:要想了解中国乡村的运行逻辑,只有亲历当地,扎根实践才有话语权。

三、 拍摄风格和视听语言:贴近生活的书写

“电影研究、电影批评的意义,正在于揭露出电影的‘书写’行为之所在。”对于纪录电影的批评也是相通的。纪录片是以现实为素材,以真实为原则的影视作品题材,其对现实的书写体现在摄影的“眼睛”看到什么和观众的眼睛看到什么,这种选择性呈现是一种文化的体现。纪录片在完成真实记录的同时,也在剪辑过程中对素材进行了删减和改组,也即是纪录片在反映现实的同时,也赋予他者以意义。而我们需要对意义的内容与来由保持充分的警醒,时刻反思赋予他人以意义的对象、内容和原因。

该片总体上遵循从生活中来,又再现生活的拍摄理念。《乡村里的中国》的英文标题是Village Diary,直译成中文是“乡村日记”,记录每一天生活中发生的有价值的事。该片采取参与观察式的拍摄,跟拍捕捉到许多质朴但充满深意的话语,整部片子最终呈现为以旁观式的镜头语言讲述了日常而充满矛盾张力的乡村故事,其中穿插着村民劳作的场景、乡村的自然景色等空镜,形成了生活化散文化的乡土记录风格。这种风格和语言是焦波及其团队赋予这部影片和影片中村庄的,他们认为这是中国农村的真实状况,并试图将这种真实以电影的形式呈现出来,“真实的生活是导不出来的”。

在记录和还原农村的真实人物、场景和生活之外,这部片子也运用了交叉蒙太奇增加隐喻意义。第一书记来到村里之后,进行基础设施改造,砍伐树木为建设钢筋水泥的砖墙和广场腾出空地,在部分村民的不满声中,广场成功挂牌,与此同时,画面切到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升天的电视新闻。与之相似,当年的苹果贱卖后,杜深忠家经济陷入拮据状态,此时插入电视中的习大大讲话“和人民站在一起,交出令人民满意的答卷”。这些交叉蒙太奇的使用点到即止,将社会现状指明但不戳破,在中国社会的传播环境下是一种较为明智而负责任的做法。焦波希望这部片子能够让更多人听到真实的农民的声音,从对看似“不正确”的颠覆性话语的接纳和认同开始,逐渐改变对中国乡村的认知,打破乡村基层治理的困局。

四、农民形象与乡土反思:打破刻板印象

自小在川东乡村长大,我曾自认为对中国农村的生活状态和农民的心理认知图式有一定的了解,但看完片子之后发现,有很多合情合理的人物和情节仍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女儿小梅十五岁开始打工供弟弟上学、农民为田地作物被糟蹋而大动干戈,这些情节是农村生活中屡见不鲜的日常。但开篇杜深忠在阳光照耀的门前用清水写字的一幕却拥有触动人心的力量,他在现实压力的重担之下,仍然葆有对梦想的渴望和追求,坚持认为“精神也需要哺养”,这是城里人刻板印象中所不存在的农民形象。此外,女儿小梅带男朋友回家的时候,杜深忠提出的“极品条件”是两个人真心相爱,当这一现代价值体系里非常先进的观念从一个农民的口中说出时,许多人对农村和农民的印象也许会有所改观。在村民们将村里古树卖到城里搞绿化时,杜深忠一句“剜大腿上的肉贴到脸上”揭露出背后深刻的短视性矛盾,这一质朴的环保观念不输“绿水青山”的倡导。种种事件中表态的精辟话语在观众心中构建起一个丰满立体甚至有些睿智的农民形象,但杜深忠的一句“我一开始对土地就没有一点感情”又让观众陷入新的沉思。我为此采访了一位农民的子女,她说了以下这段话,“我个人觉得以前的农民祖祖辈辈都是以种田为生,他们没有文化,没有别的谋生方式,就渐渐地热爱土地了。后来改革开放,农村青年开始外出打工,外出求学,另谋出路。而无法脱离土地的老年人就被迫继续以种田为生。”在现代性的城乡流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面朝黄土是被逼无奈的选择。

在以城市为中心的城乡二元传播的建构之中,对于乡村的刻板认知深入人心,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们至少明白,不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都有追求诗意生活的人,都有家长里短和鸡毛蒜皮,都有生命的困境和生存的努力。这不是一个关于城市和农村的二元对立的故事,而是揭示了从农业社会走过来的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中国农民可贵的精神,就是在无奈中坚持。他们始终都在上坡路上,再苦再难都是向前的,哪怕倒下了,也是往前倒的。”现代精神的内涵即是鼓励人们去探索、去开拓,而在纪录片的最后,年轻一辈在父辈的支持和鼓励下,通过各种方式走出农村,去探索新的更广阔的世界。

纪录片最大的使命就在于刻画和讲述真实,并向人们揭露真实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的意义。对于《乡村里的中国》而言,它讲述的是山东沂蒙山区腹地一个小村庄一年中发生的各种故事,描绘出的却是以乡土性为基础的中国社会的乡村图景,既破除了城市中心主义下人们对乡村的刻板印象,也在一定意义上揭示出中国农民乃至中国人在平凡而起伏的生命历程中的生活哲学和精神图示。

(本文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纪录片与专题片创作》2021年度期末作业,获得“新青年电影夜航船2021年优秀影视评论”)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戴锦华.电影批评(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周宏亮. 论中国纪录片的当代乡土叙事[D].南昌大学,2017.

[4]焦波.我拍《乡村里的中国》[J].党建,2016(03):57-58.

[5]牛光夏.纪实影像对乡土中国的书写与观照[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11):98-101.

[6]陈晓波,陈小妹.《乡村里的中国》的纪实叙事策略[J].当代电视,2016(08):36-37.

[7]杨晓军.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的四重叙事机制探析[J].电影文学,2021(06):128-132.

[8]刘忠波,焦波.乡村纪录片的时代责任与乡土情怀——纪录片制作人焦波访谈[J].现代视听,2020(12):43-48.

[9]王京雪. 373天,从一个乡村发现中国[N]. 新华每日电讯,2014-04-04(013).

[10]大象点映.导演焦波:373天,23个大奖,《乡村里的中国》是如何诞生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129060,2018-02-05.

[11]破土专访赵月枝:解构与重构“主流”[EB/OL].http://thegroundbreaking.com/archives/12058, 2015-06-25.

原标题:《纪录片评论|《乡村里的中国》:乡土反思与中国寓言》

阅读原文

分享到:
© 2016-2018 新泰资讯 http://www.xtmjg.com/ 备案/许可证号:辽ICP备20220042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