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步入建设高峰年,中山大桥建设即将进入架梁阶段

2021-11-01 21:10

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到中山,目前最优的交通方案是依次通过广深沿江高速、虎门大桥、莞佛高速、广澳高速和翠亨快线的“几”字形线路,全程需要2小时。而2024年起,深中通道将横跨珠三角东西两岸,把这一路程缩短至20分钟。

4月17日,记者从广东省交通集团组织的“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采访活动中了解到,深中通道第9个管节预计将于4月20日沉放,今年最少还要沉放12个管节。深中通道的建设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西锚碇西主塔建设现场。
今年计划沉放12个管节
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集隧、岛、桥、水下互通于一体,是当前世界上在建的综合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全长约24公里,设东西两座人工岛、6.85公里海底隧道(沉管段长5.03公里)、17公里的桥梁(含1666米主跨伶仃洋大桥、580米主跨中山大桥)及一座水下互通立交(东人工岛),项目按100公里/小时的高速公路标准设计,为双向8车道。
在深中通道中山大桥施工现场,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桥梁工程部工程师金志坚介绍,中山大桥的设计为斜拉桥,设计高度是213米,目前主塔已施工至150米高度,计划在9月底封顶。而伶仃洋大桥主塔已施工至210米高程。

“现在工程已经过半了,今年也将是深中通道的建设高峰年。”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总工办主任、副总工程师陈越透露,目前中山大桥建设由下部转为上部,即将进入架梁阶段;隧道工程也已经沉放了8个管节,占总量四分之一,第9个管节预计于4月20日沉放,今年最少还要沉放12个管节。
据了解,深中通道具有“超宽、深埋、变宽”等技术特点的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在世界上尚无先例,采用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结构也是国内外首次大规模应用。
开通后中山至宝安缩短至20分钟
据深中通道全线构造物示意图显示
深中通道处在珠三角东西两岸高速公路网络的A字形中心位置上,是整张高速公路网最为关键的一条网络连接线。
北距虎门大桥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38公里,西边对接在建设中的中开高速,东边连接广深沿江高速和在建中的机荷高速西延线。
站在中山市马鞍岛上,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白色候机楼轮廓依然清晰,飞机起降的声音犹在耳边。

“从这里看过去,到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直线距离约20公里,到广州南沙港,不足13公里。然而,现在要从中山开车到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要大约2个小时,到南沙港也要1个半小时。”陈越指着对岸向记者表示。

谈到深中通道对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等其他跨海通道车流的影响,副总工程师陈越分析称,深中通道开通的作用,不仅表现为对上述跨海通道的交通压力的分流,“不只是从原有的跨海车流量中分走一块‘饼’,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车辆跨海通行,这会是一个需求不断增长的过程,珠三角东西两岸交流将更为密切。”
据介绍
深中通道通车后,珠三角各市通行的距离将极大缩短,中山到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也由2个小时变为20分钟,使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间一小时生活圈真正形成。
这条通道对于推进珠三角东西两岸产业互联互通以及各类要素的高效配置,加快粤东、粤西地区振兴发展以及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融合发展,助推广东经济转型、城市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宝安在行动
原标题:《深中通道步入建设高峰年,中山大桥建设即将进入架梁阶段》
阅读原文

分享到:
© 2016-2018 新泰资讯 http://www.xtmjg.com/ 备案/许可证号:辽ICP备2021007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