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公安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民生项目推进情况

2021-10-30 13:17

按照中央和市委、公安部党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部署安排,天津市公安局党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公安机关主责主业,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严打违法犯罪、化解矛盾纠纷、深化基层治理、保障公共安全、提升服务质量,持续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一、坚持重拳出击,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一)严打突出违法犯罪。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无黑”城市创建成果,建立标本兼治长效机制。开展“昆仑”“净边”“飓风”等专项行动,构建零距离、嵌入式、集约型多警种合成作战格局,形成高压态势,保持现行命案100%破获。严厉打击整治网络套路贷、网络敲诈勒索等新型网络犯罪,以及涉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活动。大力推进“团圆”行动,共为41个家庭实现团圆梦,先后组织认亲活动15场,失散时间最长的达58年。
(二)聚焦电信网络诈骗。大力推进市局反诈中心建设,建立完善预警劝阻联动工作机制,开展“雷霆”“断卡”等系列专项行动,实施集群战役,有效构建起“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市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28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万余人,累计止付各类账号3.66万余个,止付资金8.74亿余元,劝阻潜在受骗群众292万余名,为群众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
(三)保障公共交通安全。制定完善应急处置流程和预案,加强公交车“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推动地铁运营企业落实轨道安检监管,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深化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持续推进“铁拳”行动,高频次开展路面集中治理行动,先后查处酒驾醉驾等交通违法行为1.2万余起,极大消除了安全隐患。
(四)开展安全生产整治。全力开展“打非查违”和“迅雷”专项行动,先后打掉盗窃原油团伙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5名,收缴原油50余吨。组织对易制爆、易制毒等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开展地毯式、全方位大起底大排查,累计排查企业1万余家(次),整改各类问题隐患300余件。
二、坚持改革助力,努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一)拓展网上平台功能。制定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二十项措施”,在“天津公安民生服务平台”开通“服务企业直通车”专栏,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先后受理办结企业诉求37件。建设公安政务服务线上新平台,实现236项公安业务网上在线办理,努力让人民群众办理事项“不跑路、少跑路、最多跑一次”。
(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建立对企业“无事不扰”长效机制,制定企业首次轻微行政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和公安机关行政检查法定清单。审慎适用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最大限度防止侦查办案对企业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开展“惠民利企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建立警企联动防范经济犯罪机制,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10次,解决企业诉求60个。
(三)简化交管业务流程。在“天津交管服务直通车”微信小程序上线“营商环境施工”办理功能,推出“以承诺代审核”便民利企机制,实现部分电力、燃气等27项“营商环境施工”占路申请一键办理。实施机动车驾驶证电子化、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优化驾驶证考试内容和程序等公安交管便利举措11项,不断拓展“交管12123”手机APP功能,实现机动车号牌申领、驾驶证考试预约等140余项交管业务线上办理。今年6月份以来,30余万人顺利申领电子驾驶证。
(四)完善“公章刻制”服务。压缩公章刻制时间,实行企业开办与公章刻制一次采集、一网通办,新设立企业半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公章刻制。目前,已先后为14万余家新设立企业办理印章业务。扩大电子印章应用,建设天津市电子印章管理服务系统,对接我市公章刻制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电子印章在政务服务、互联网商务领域的融合应用。
三、坚持民生底线,竭力满足群众基本需求
(一)护航重点工程施工。在占路工程旁边最大限度拓展增设车道,调整信号配时、完善标志标线,并利用周边道路进行有效引导分流,全力保障6条地铁在建线路的107座车站,以及全市慢行交通改善、电力、排水等千余项重点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开展道路交通堵点乱点常态化治理,并联合高德、百度等电子地图软件企业,向交通参与者实时发布交通信息提示6000余条,累计服务群众1500万余人次,减轻占路施工带来的通行压力。
(二)调整停车管理措施。制定《关于规范道路限时停车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全市各区道路设置限时停车泊位的时间周期、区域道路和服务对象标准。目前,已在中心城区59个路段设置了限时停车区域,惠及113个老旧小区,在32个商圈、55所学校周边施划了限时停车泊位,并在节假日期间常态推出便利停车的便民服务举措,进一步满足市民停车需求。
(三)完善道路信号控制。建立完善优化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控路口车流量变化,对信号灯实行动态调整,先后完成中山路、台儿庄路、海河东路等180余条主干路沿线的500余个路口信号配时方案优化,提升了部分重点道路的通行效率。
(四)用足用活户籍政策。优化居住证办理流程,对已在津居住六个月以上的外省市人员实行承诺制,简化证明材料,准予直接申领居住证55624人。因特殊情况,正常制证期限无法满足本人用证需要的,当事人提供相关办事凭证即可申请办理快证绿色通道,保障群众紧急用证需求。
(五)优化出入境签证管理。推出便利老年人办理出入境证件9项举措,保留必要的线下办事服务渠道,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为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重点企业、重点任务开通签证绿色通道,签发2-5年签证1804证次,加急办理签证237证次。开通“12367”咨询服务热线,累计受理电话咨询11091人次。
四、坚持基层治理,倾力打造平安和谐环境
(一)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加强“公调对接”机制建设,规范“公调对接”调解程序和案卷,规范驻所调解室建设。深化“枫桥式派出所”创建活动,开展“四全”专项行动,全力排查、化解、疏导、转递各类矛盾纠纷,累计排查矛盾纠纷13.96万件、化解13.27万件,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
(二)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开展“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平安关爱”“护校安园”等专项行动,及时有效防范管控各类风险。推进智慧平安社区建设,年底前完成全市3300个智慧平安社区建设任务。加强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内设警务室或中心警务站建设,2132处警务室进驻党群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合署率达到91.5%。深化社区警务与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强社区群防群治、联防联控,打造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家园”。
(三)大力推进入列轮值。下发《关于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党员民警下沉社区警务室入列轮值工作的意见》,确定市局机关入列轮值人员,排定入列轮值具体周次,建立工作台账,按计划、分批次组织开展入列轮值。1至9月份,公安机关累计下沉社区警务室2312人,协助社区高标准开展走访基层、帮扶群众、宣讲法律、化解矛盾、排查隐患等工作,先后向社区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260条,为社区、群众协调解决困难1856个。
来源 | 平安天津
原标题:《天津市公安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民生项目推进情况》
阅读原文

分享到:
© 2016-2018 新泰资讯 http://www.xtmjg.com/ 备案/许可证号:辽ICP备2021007412号